网站地图

今天是2018年8月18日 星期六,欢迎光临本站 

公司动态

内河船舶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6-8-1     浏览次数:    


  内河船舶现状

  近年来,随着内河运输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其船舶船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年来存在的船龄长、吨位小、船型机型杂乱、技术落后、运输方式陈旧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通过对内河船舶适宜的球鼻首、双尾船型、三尾船型、襟翼舵、导流管、倒车舵、大径深比等专项技术的研究和成果应用,内河船舶正朝着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运输方式多样化方向发展。

  1.船型标准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借鉴内河运输发达国家推广船型标准化的成功经验,相继实施了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工程及珠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

  2003年,交通运输部在京杭运河实施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组织开发了京杭运河13个系列25种标准船型,颁布了《关于公布京杭运河标准船型的公眚》及《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并规定2004年1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舶进入示范工程规划范围航行的,均应当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主尺度系列或标准船型图纸建造。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次采取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开展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全国范围内推行船型标准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京杭运河实施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推进过程中,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以解决三峡蓄水成库以后对船舶提出的安全、环保和通航效率问题。2003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03第14号公告,禁止新开工建造或者改建非标准客船、油船、化工品船、载货汽车滚装船、集装箱船、干散货船等船舶进入川江和三峡库区航运市场,逐步禁止200总吨以下运输船舶通过三峡船闸。随后,交通运输部组织科研单位加快标准船型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工作,陆续公布了川江载货汽车滚装船、集装箱船、区间客船、客渡船、油船、化学品船和干散货船等8个系列共42种标准船型的技术方案和《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截至2009年6月,根据船检部门和企业提供的不完全数据,船东根据标准船型图纸设计或主尺度系列设计和建造的船舶共1320艘。其中集装箱船97艘、滚装船44艘、干散货船604艘、化学品船45 艘、油船62艘、客渡船433艘、驳船35艘。重庆市在推广标准船型方面成绩显著,全市标准化船舶艘数占运输船舶总艘数的35%,标准化船舶运力占总运力的比重为45%,客渡船标准化率达到了80%。

  为推进珠江水系船型标准化工作,交通运输部近年来组织进行了珠江水系干线船舶主尺度和标准船型技术方案的研究:2004年发布了《珠江干线货运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标准》;2006年完成了珠江三角洲100TEU和200TEU多用途集装箱船型技术方案研发;2009年组织开展了珠江水系标准船型认定工作。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还研发了6型普通货船标准船型技术方案。

  内河标准船型的研发在最大限度利用内河通航设施、提高船闸和航道利用率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船舶的安全性、节能性、经济性、环保性及技术先进性。据统计,通过推进船型标准化,京杭运河苏北船闸通过量增加25%以上,船闸货物通过量提高40%以上;2009年三峡船闸通过的货物总量为7426万t,较2003年通过的货物总量1800万t增加了313%,2003年至2009年间年平均增加52%。

  2.船型大型化

  据统计,2008年底长江水系货运船舶的平均净载重量为650.5t/艘,比上年末增加10%,是2003年的2.51倍,2003年至2008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0.2%。2009年珠江干线船舶平均吨位为512载重吨,2002年为176载重吨,2002年至2009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7.3%。京杭运河自实施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以来,船舶平均吨位也增加了35%以上。

  目前,长江中下游货运船舶已达万吨级,长江上游已达8000t级,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行的主力船型均在 3000t级以上;珠江水系西江干线最大船舶达3000t级,主力船型在1000t级以上;京杭运河船队运输最大为3000t级,单船2000t级,主要运输船舶在500t级以上。

  随着船舶平均吨位的增大,船舶单位能耗明显降低。2002年到2008年,重庆市总运力由91万载重吨增长到356万载重吨,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400载重吨增长到1230载重吨,船舶的平均单位能耗降幅达59%,年均下降14%。

  3.船舶专业化

  近年来,我国内河相继建造了LPG运输船、商品汽车运输船、载重汽车滚装船、矿砂船、散装水泥运输船、集装箱船、无舱盖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船、特种化学品运输船、油船、重件运输船、豪华旅游船等多种专业运输船舶。

  船舶的专业化促进了水运技术进步,以60车三峡库区载重汽车滚装船、长江干线800车位商品汽车滚装船、长江上游3500t级化学品船、长江2000立方LPG运输船、长江400TEU无舱盖集装箱船、西江干线3000t级矿砂船等专业化船型为代表,这些船舶为航运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运输方式多样化

  随着内河运力的增加,在原有单船运输和船队运输基础上,其他船舶运输方式也得到发展。

  江海直达运输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消除了货物损耗、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而深受船东和货主的欢迎。近年来,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的江海直达船舶得到飞速发展,长江江海直达矿石运输船已形成3000-10000t系列,万吨以上的船舶直航武汉也已实现。珠江、黑龙江水系江海直达船舶达到万吨级,256TEU/400TEU无舱盖江海直达集装箱船得以推广。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15155418888

请扫描二维码
打开手机站

[向上]